念珠菌深入 念珠菌性阴炎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参加活动,有奖品!
微信号:ewsos1

医网摘要:

概述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外阴搔痒和白带增多呈白色稠厚豆渣样。 本病发病率仅次于滴虫性阴道炎小知识:滴虫性阴道炎3.0%,细菌性阴道炎2.6%,锋利湿疣0.9%,淋病0.6%。良多妇女常有痛经、月经不规律、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等。孙霭萍说,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女性宫颈疾病病发率居高不下,这应该引发全社会的高度存眷。作为一个外来务工职员高度集中的地区,受各个方面的影响,女性宫颈疾病近况更是使人堪忧。孙霭萍参观了益寿病院后,高度肯定该院在宫颈疾病临床诊疗系统标准和临床奉行中阐扬的积极作用。她相信,益寿病院依托该院引进的成套的进步前辈设备与手艺,可以或许帮忙广年夜宫颈疾病患者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相关链接09最月朔次全市宫颈疾病年夜普查顶级医生畅谈宫颈疾病防治教你怎样做无忧女人医生访谈:未来四年会加年夜力度做2009关爱两性阳光工程总结表扬会在举行华南地区宫颈疾病状况白皮书全文“关爱两性阳光工程”总结表扬年夜会昌大召开...。最适于念珠菌繁殖的PH值为5.5-6.5,当阴道中糖原...

概述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外阴搔痒和白带增多呈白色稠厚豆渣样。 本病发病率仅次于滴虫性阴道炎。最适于念珠菌繁殖的PH值为5.5-6.5,当阴道中糖原增多,酸度增加时,即迅速繁殖引起炎症,故多见于孕妇小知识:妊妇持续三次或三次以上,在有身的同一期间呈现了胚胎遏制发育、流产的现象。那么,导致习惯性流产的启事有哪些呢?... 不孕不育病院医生介绍说,导致习惯性流产的启事首要有以下几点: 1.外界身分:妊妇年夜量喝酒、抽烟(包含被动抽烟)、打仗化学性毒物、严重的噪音和震惊、低温环境等都可导致胎盘和胎儿受损,造成流产。 2.遗传身分:若是胚胎的染色体数量或布局呈现异常,就会导致胚胎发育不良。这是流产最多见的启事,在自然流产启事中占60%-70%,约2-4%的习惯性流产与遗传身分有关。 更多习惯性流产启事都还可在线向我院医生征询! 点击征询在线大夫与在线医生直接联系 3.母体疾病:女性患有内分沁失调、子宫发育异常、宫颈不、宫颈败坏、子宫肌瘤等妇科病都可以引发习惯性流产。别的,患有严重的内科疾病,如肾病、心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低劣等问题,也能够呈现流产。 习惯...、糖尿病病人及接受大量雌激素者,如长期应用抗菌素,改变了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抑制关系,亦易使念珠菌得以繁殖而引起感染。念珠菌可存在于人的口腔、肠道与阴道粘膜上而不引起症状,这三个部位的念珠菌可互相传染,当局部环境条件适合时易发病。本病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治愈率高,反复发作者主要是不注意卫生,未实行巩固治疗所致。因此,欲治愈本病,注意卫生,临床治愈后再巩固治疗2疗程及已婚者对方有症状应同时治疗是关键

临床表现

1.外阴奇痒、灼痛。还可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

2.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稠厚豆渣样或白膜状。

3.阴道粘膜充血,表面可有不易剥离的白色片状薄膜。

诊断依据

1.外阴奇痒,白带呈白色稠厚豆渣样。

2.阴道粘膜红肿,严重的形成浅溃疡。

3.阴道分泌物中找到白色念珠菌。

治疗原则

1.消除病因,如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及时停用抗生素或激素。

2.注意个人卫生,治愈前不用公共浴盆及坐厕,外阴洗涤用具及衬裤应予隔离及煮沸(10-15分钟)消毒。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3.改变阴道酸碱度,造成不利于念珠菌生长的条件。

4.局部应用杀菌剂。

5.顽固病例,注意有无滴虫合并感染,或伴糖尿病,或合并肠道念珠菌感染。

6.男方亦应检查,并同时治疗。

用药原则

1.单纯阴道局部感染,以局部应用1%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置制酶菌素为主;

2.如合并肠道念珠菌感染,除局部用药外,应同时口服制酶菌素片,以杀灭肠道念珠菌。

3.反复发作,顽固病例,如合并滴虫、淋菌、支原体、底原体感染,应同时分别应用相应杀灭该微生物药物。

辅助检查

1.对初次发病,白带呈典型稠厚豆渣样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阴道分泌物细胞学检查”为主;

2.对反复发作、顽固病例,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阴道分泌物细胞学检查”、“葡萄糖、阴道分泌物组织培养+药敏”或“支原体培养、衣原体培养、淋菌培养”。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连续3次月经后查阴道分泌物,均未找到念珠菌。

2.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阴道分泌物仍存念珠菌。


本文来源: http://xiaohua.ewsos.com/ydjb/mzxydy/20120824/793766.html

责任编辑:liuwei

  • 分享到: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