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细菌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参加活动,有奖品!
微信号:ewsos1

医网摘要:

治疗细菌性阴道小知识:阴道炎。妇科病院最新推出的“六联平面综合疗法”可医治各类细菌感染而造成白带异常症患者。 白带异味的分类 白带伴有异味多有: 1、鱼腥味:有一部门阴道炎,是由阴道嗜血杆菌引发的,白带有一股特殊的鱼腥味。同时,还伴有阴道灼热、疼痛、瘙痒、外阴潮湿等症状。 2、腥臭味:一些厌氧菌感染、滴虫性感染或阴道嗜血杆菌感染的阴道炎,在这类环境下白带常伴有腥臭味。 3、恶臭味:若白带恶臭,常常是生殖道严重感染或肿瘤引发的。如生殖道的恶性肿瘤、严重的子宫内膜炎、重度的宫颈糜烂。出格是老年妇女,若是呈现白带恶臭,并且颜色鲜红,往往是恶性肿瘤的旌旗灯号。 白带异常的分类 白带有异味是肯定有病的,因为正常白带是没有气味的。若是呈现臭,腥,酸等味,那提示有疾病的产生。白带有异味表白你有可能已经有炎症产生。白带异味一般斟酌为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宫颈糜烂等妇科病的症状。若是白带有异...炎的方法比较多,主要是以西医口服药和内服汤药为主。

1、西医内治:(1)灭滴灵口服每次0.2g,每日3次。连服7天。也可阴道给药。(2)四环素口服每次0.5g,每日4次口服,连服7天。也可同时阴道给药四环素,每日2次。孕妇忌用。(3)泰利必妥口服每次0.2g,每日2次,连服7天。(4)磺甲硝咪唑,是一种硝基咪唑药,口服每日1次,每次1g,饭后服用,连服15天。(5)氨苄青霉素口服每次0.5g,每日4次,连服7天。(6)先锋霉素口服

每次0.5g,每日4次,连服7天。使用以上任何一种药物,同时还应以0.5%乳酸或醋酸溶液作阴道冲洗,以恢复阴道内酸性环境,抑制该菌的生长。

2、内治: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主要是根据辨证施治的原理,按照不同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肝经湿热证和脾湿下注证两型予以辨证施治。

(1)肝经湿热证:白带色灰或色青灰,有恶臭味,或伴有外阴瘙痒小知识:瘙痒。开端时,这类瘙痒还可以忍耐,可是后来痒得难熬难过,以致晚上都睡不着,分泌物也比之前较着增多,并且呈块状。 尽管对妇科查抄有点恐惧,于是到周围药店买了医治阴道炎的药物,用了一周,症状不当没减轻,反而减轻。霍密斯思疑本身买的药不好,于是又到药店买了另外一种药。用了一段时间,开端症状有所减轻,但后来又严重了,并且一发不可整理。妇科大夫点评: 年夜大都女性伴侣对妇科炎症没有引发足够的正视。别的,一些女性喜好忍,加上工作繁忙,喜好自行到药店买一些消炎止疼片,造成了报酬的迟延病情。若是妇科炎症在急性期没有取得完全治愈,转为慢性炎症后,往往经久不愈、频频发作。 专业手艺,为女性的护航! 妇科病院率先引进今朝国际上最为前沿的进步前辈手艺,专业医治妇科病,为女性的护航,并且,每项手艺都是由该院具有万例手术经验的权势巨子妇科大夫亲自立刀,这为女性的安然更多了一成保障,此外,该院还以“一站式...,常有口苦、口渴、气急、心烦、舌红、苔黄、脉弦滑。这是由于肝胆湿热下注,湿热毒邪流注于肝脉,故白带色灰或色青灰,有恶臭味,或伴有外阴瘙痒。口苦、口渴、气急、心烦、舌红、苔黄、脉弦滑均为肝胆湿热之候。治疗宜清泻肝胆湿热。常用方药为龙胆泻肝汤加减。

方药:龙胆草10g黄芩10g柴胡10g栀子10g车前子10g泽泻10g木通10g当归10g生地 15g淡竹叶10g生甘草6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后混合药液,早晚分服。

方解:方中以龙胆草、黄芩、柴胡、栀子清泻肝胆湿热,车前子、泽泻、木通清热利湿,当归、生地滋阴清热、活血化瘀,淡竹叶、生甘草清心降火、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泻肝胆湿热之效。如白带恶臭者,加入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g;外阴瘙痒者,加入苦参10g,地肤子25g。

(2)脾湿下注证:白带质稀,量多,纳差,乏力,脉虚,舌淡。这是由于脾气不足,脾不运湿,湿邪下注,故白带质稀,量多。纳差、乏力、脉虚、舌淡均为脾气不足之候。治疗宜健脾利湿。方药宜参苓白术散加减。

方药:党参10g白术10g茯苓20g白扁豆30g 薏苡仁30g败酱草30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后混合药液,早晚分服。

方解:方中以党参健脾益气,白术、茯苓、白扁豆、薏苡仁健脾利湿,败酱草解毒化浊,全方共奏健脾利湿之效。伴有血虚者,加入当归10g,鸡血藤30g;白带量多者,加入芥穗炭10g,炒苍术10g。

3、外治法:无可质疑,用药液冲洗阴道,是重要的治疗方法。细菌性阴道病是由于加特纳菌感染阴道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而一些外用冲洗剂可以直接杀灭细菌,并能够冲洗掉分泌物,减轻炎症的反应。常用的冲洗剂有:(1)中药冲洗:野菊花20g,苦参10g,地肤子25g,苍术10g,水煎取汁100mL,冲洗阴道,每日1次。(2)洁尔阴:取该药100mL兑入适量的水中,冲洗阴道,每日1次。(3)皮肤康溶液:稀释40倍冲洗阴道,每日1次。


本文来源: http://xiaohua.ewsos.com/ydjb/xjxydy/20120724/752318.html

责任编辑:liuwei

  • 分享到: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